目前分類:歌唱發聲理論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要如何唱出順暢的真假音,或者以紮實的音色唱出高音,這些問題都是歌唱的人常常遇到的情況。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甚麼是換聲區。

換聲區在一般說法中,就是聲音在低音與高音之間的變化時,產生在音色以及身體感覺上有明顯變化的音程區域。

文章標籤

陳威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篇協調的發聲結構(1)講到,首先我們需要有協調的氣息與聲帶的關係,另外就是要具備有力度及彈性的共鳴結構。

那要如何具備有力度及彈性的共鳴結構呢?首先我們就要講到發聲的主要共鳴結構空間了!發聲的主要共鳴空間是口腔跟咽腔,而這兩個空間也是我們唯一能夠透過舌頭、嘴唇的動作以及顎的開闔主動去調控的空間。

聲帶發出基礎的頻率,然後經過共鳴空間去強化基頻,進而成為我們耳朵裡聽到的聲音。如果這個共鳴空間跟發出的基頻並不協調會怎麼樣呢?就會容易有過度用力、用力的問題產生。

陳威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的歌手需要具備至少三大條件!當時在北京學唱歌的過程中,我的老師盧蘭青告訴我「藝術是建立在技術之上的事情」。在訴求快速的現代社會裡,要養成真正的「藝人」,並不容易。

記得有一次幫一位Youtuber網紅上課,上課的第一堂她告訴我,老師有沒有快一點的方法?我想要做出一些有特色的聲音。然而這是第一堂課。後來跟她的經紀人溝通後,讓她先停止了上課,因為我們無法在「成為歌手」這件事情上有共識。

因為對我而言,唱好歌,是成為歌手前的必須條件。

文章標籤

陳威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唱高音是許多人在歌唱上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卻不容易做到,為什麼呢?即便用了許多的方法,像是丹田用力、腹式呼吸、把共鳴放高、想像閉緊聲帶還是難以做到,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對於聲音的認識如果錯誤,那操作的行為自然也會錯誤,聲音的低跟高並非空間概念中的「低」和「高」。它只是頻率的速度差異所造成的聽覺感覺不一樣。同一物體在同一時間內震動速度越快,聲音就會越高,反之則越低。所以它並非空間概念的低跟高。

文章標籤

陳威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