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篇協調的發聲結構(1)講到,首先我們需要有協調的氣息與聲帶的關係,另外就是要具備有力度及彈性的共鳴結構。

那要如何具備有力度及彈性的共鳴結構呢?首先我們就要講到發聲的主要共鳴結構空間了!發聲的主要共鳴空間是口腔跟咽腔,而這兩個空間也是我們唯一能夠透過舌頭、嘴唇的動作以及顎的開闔主動去調控的空間。

聲帶發出基礎的頻率,然後經過共鳴空間去強化基頻,進而成為我們耳朵裡聽到的聲音。如果這個共鳴空間跟發出的基頻並不協調會怎麼樣呢?就會容易有過度用力、用力的問題產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呢?

發聲的目的是要讓他人聽見我們的心裡的感受、或者期待對方聽到我們心裏所期待的聲音。但由於聲音共鳴空間的協調性不佳,以至於我們需要用更多的力氣去改變共鳴空間的形狀,或者改變氣流速度,讓聲音能發出我們所期待的聲音。

舉例來說:像是唱歌的人想要發出紮實的高音,但因為發聲時的協調性並不好,所以就必須用更多的力氣去完成紮實的高音,但因為認知又並不精準,產生了可能像是:擠壓、過度推氣、憋氣等方法,讓空間似乎可以做出所期待的共鳴效果,但卻並不是最舒服的發聲狀態,以至於唱了幾首歌,可能就會有沙啞疲勞的問題產生。

所以預備一個具有力度跟彈性的共鳴結構,能夠去配合聲帶所發出來的基頻,將會是Mr. Voice的訓練中極為重要而且必須持續訓練的練習。

我曾經指導過一位知名創作歌手,聲音高細但虛、不紮實,容易有不穩定的問題。我觀察了他的口咽腔形狀以及聲帶長度及位置,發現他的咽部空間極大,聲帶較短。聲帶短就像是高音樂器的弦,但他的咽部空間卻像低音樂器的共鳴箱,以至於他的天生協調性上並不是非常協調,如同小提琴的弦裝在大提琴的琴聲上,難以有紮實、有厚度的聲音。但透過訓練,我們讓他的口咽腔的彈性跟強度增強,讓他的咽部能夠在唱歌時無意識地做到以前做不到的動作,就能夠配合他的聲帶所發出來的基頻達到良好的共鳴結果。

在Mr. Voice的練習中,伸捲舌、抵伸捲舌、牙吸舌。都是在建構主要共鳴腔體彈性力度的練習。所訓練到的肌群包括:顎舌肌、顎咽肌、顎帆提肌、顎帆張肌、舌下縱肌等口咽腔構音肌群。

傳統的教學中,由於顎及咽的肌群大部分是不隨意肌,無法直接訓練,所以需要透過各種母音發聲、或是提笑肌等間接動作訓練發聲肌群,但在Mr. Voice方法中,直接透過舌頭位置以及呼吸甚至是意念動作,就能夠直接訓練到這些難以訓練的肌群,讓練習事半功倍!

我們的練習如同在預備樂器的共鳴箱,但這個共鳴箱的彈性能夠透過練習增強。只要彈性跟力度及協調性增強,就可以去配合更多聲帶所發出來的基頻,產生良好的共鳴協振囉!

當我們具備了協調的發聲構造後,唱好歌的下個階段:擁有自在安全的發聲心態,會是成為好的歌手的必經之路!讓我們一起唱出好聲音吧!

Mr. Voice陳威宇歌唱教學系統創辦人      陳威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威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