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唱歌的認知是Mr. Voice首先提出來的理論,也是我們教學法中的重要練習關鍵。

傳統的歌唱教學常常就發出聲音的「結果」來做要求,像是:聲音應該「明亮」,你的聲音應該「更渾厚一些」,聲音位置「往後」等等的「結果導向教學方法」,讓許多學習歌唱的人不知道怎麼去完成目標。因為每個人對於聲音的認知都不一樣。你認為這個聲音是這樣的感受,但我感覺是另一個感受。

 

再來是具體動作上或者是抽象動作的要求如:這個地方你應該丹田用力、吸飽氣、聲帶要閉緊、聲音往哪邊放等,同樣也是讓學生摸不著頭緒,即便做了,但卻沒有收到所期待的效果。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些都是以「身體感覺」來做教學的歌唱方法,但身體的感覺會有許多誤差、而且每個人口咽腔與聲帶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就如同類似但大小形狀不一樣的樂器,要發出同一個音高,把位也不會一樣。一個人發出聲音,他所做出來的動作跟另一個人發出類似的聲音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動作。口腔的大小、咽部的大小、舌頭的位置,都不會一樣。

 

以上的這些教學方法中並沒有考慮到歌唱這個行為會產生,是因為心裡做了一個「我要唱歌」或者「我要發聲」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將會決定我們所發出來的聲音長什麼樣子。

 

就像如果我們要叫遠方的人,我們可能就會看向遠方、吸飽氣然後用力喊出去。因為我們「認知」了對方很遠,經由大腦的評估,我們需要這樣做對方才聽得到。於是產生了身體動作,然後身體的動作使我們完成了聲音。

 

所以,認知直接影響了我們的行為,而這樣的行為就會產生我們聽到的聲音結果。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認知也是這樣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像是如果我們知道杯子是燙的,我們就不會直接摸他,這也是同樣的道理。

發聲上面也是一樣的受制於我們的認知。像是我們認為高音要用力用氣,是因為我們認為他是「高」的,所以我們在唱歌的時候,就會想把聲音推上去,但聲音從來都沒有在上面過,因為聲音的低跟高是震動的頻率決定(註),而不是用了多少力,決定了我們的音高。所以往往用了一堆力、一堆氣,但卻沒有效果。這都是認知不精準,造成歌唱動作不精準的例子。

但如果我們透過練習去阻止這樣不精準的認知,影響我們的行為,那就會讓歌唱漸漸越來越自由,而Mr. Voice的思維訓練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達到更有效率擴張音域、美化音色、輕鬆自由歌唱的目標。

 

 

 Mr. Voice陳威宇歌唱教學系統創辦人      陳威宇 

arrow
arrow

    陳威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